
內容詳情
微生態制劑的功效及在養殖業中的應用
抗生素作為生長促進劑及用來預防疾病已有50多年的歷史了,其作用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抗生素的長期作用所導致的動物機體的內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耐藥菌株的產生、機體免疫力下降、藥物殘留等一系列問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許多國家先后限制了抗生素在飼料中的使用。由于微生態制劑的無污染、無殘留,同時又能提高免疫力等特點,使動物微生態學和動物微生態制劑的飛速發展成為必然。在近20年的時間內,動物微生態制劑的微生態學理論基礎得到空前發展,在畜牧生產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
一、微生態制劑的主要功效
1. 調節動物腸道微生態平衡
動物胃腸道內的優勢菌群為厭氧菌群(99%),一旦由于各種因素引起優勢菌群發生更替,厭氧菌數量顯著減少,則微生態平衡將失調,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好氧性芽胞桿菌(巨大芽胞桿菌、枯草桿菌等)等微生態制劑進入動物腸道后,消耗氧氣,形成厭氧環境,可以幫助厭氧菌群恢復原有數量,恢復微生態平衡,使動物保持健康狀態。
2. 產生多種酶類,提高飼料利用率
芽孢桿菌類微生態制劑在動物體內可以產生較強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果膠酶、葡聚糖酶和纖維素酶活性等;還可以產生植酸酶,促進動物對植酸和植酸鹽中磷的吸收利用;同時,動物消化酶的活性也可以有所提高,有效地促進了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3. 產酸
由于微生態制劑的某些菌種,如乳酸桿菌、雙歧桿菌能產生乳酸、乙酸等有機酸,降低腸道pH值,可抑制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梭菌等的增殖,減少腸道疾病的發生。
4. 改善圈舍空氣質量
益生菌產生的氨基氧化酶、硫化氫分解酶能夠降低氨氣、硫化氫濃度,從而降低畜禽舍臭味。
5. 刺激免疫系統提高機體免疫力
微生態制劑的免疫刺激作用主要與糖類有關,糖類作為生物機能調節分子,主要表現為免疫增強和刺激作用,對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均有明顯的刺激作用,使這些細胞的活性增強,刺激機體增強免疫力。另外,雙歧桿菌及其表面結構成分能夠激活機體的免疫監控功能,增強各種細胞因子和抗體的產生,提高自然殺傷細胞和巨噬細胞活性,對宿主無任何毒副作用。
二、微生態制劑在畜牧業中的應用
1. 豬
大量的試驗結果表明,在仔豬和母豬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可明顯降低腸道疾病發病率,提高仔豬成活率和生長率。朱萬寶等(1994)將主要含蠟狀芽孢桿菌、糞鏈球菌等4種(每克含活菌>1×108)的復合益生菌劑加入斷奶仔豬飼料。與對照組相比,用復合益生菌劑的試驗組可節約飼料、提高增重及減少藥物開支,每頭豬直接增加經濟效益15.96元。
2. 家禽
在雞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可提高肉雞的日增重、飼料轉化率和產蛋率。蘇志勇等(1999)將動物微生態制劑加入30周齡的蛋雞飼料中,結果表明,微生態制劑能明顯提高產蛋率和飼料轉化率,蛋的品質無差異,且能提高每只雞的經濟效益。蘭桂林等(1992)報道,用研制成功的嗜酸乳活菌制劑在石河子地區預防雛雞白痢,試驗組發病率為8.75%,明顯低于對照組27.5%,使30日齡雛雞平均日增重提高12.26%。
3. 在其它動物上的應用
微生態制劑在水產養殖上,主要用于改善水質,增強魚的機體健康,改善魚的商品和種用性能。真菌和酵母能幫助乳牛消化纖維,提高奶產量。Kelims和Lyens分別用米曲霉培養物和釀酒酵母培養物進行乳牛試驗,結果表明,在150天的泌乳期中,兩種飼料添加劑分別提高奶產量3.1kg和3.2kg。
微生態制劑越來越被養殖企業重視,綠色、安全,替代抗生素效果明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健康的重視程度加強,禁止抗生素添加劑在畜牧業中使用的呼聲越來越高,微生態制劑在動物生產上的應用,因其無污染,無藥殘,效果顯著等諸多優點,而得到了普遍的認可。隨著人們對綠色、安全和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微生態制劑的應用前景會更加開闊。
上一頁
下一頁
關鍵字: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