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詳情
酶制劑在消除植物性飼料原料抗營養因子中的應用
一般的,非常規飼料原料是指在配方中較少使用、或者對營養特性和飼料價值了解比較少的那些飼料原料。非常規飼料原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同地域不同畜禽日糧所使用的飼料原料是不同的,在某一地區或某一日糧是非常規飼料原料,在另一地區或另一種日糧中可能是常規飼料原料。非常規飼料原料是區別于傳統日糧習慣使用的原料或典型配方所使用原料的一類飼料原料。
非常規飼料原料主要來源于農副產品和食品工業副產品,其中很多植物性的非常規原料由于營養特點及價格優勢,其應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在這些植物性非常規原料存在著各種抗營養性因子,使它們的營養性及飼料轉化性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下面對幾種可以通過添加酶制劑消除的抗營養因子做一簡單介紹。
一.植物性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
1. 植酸:植酸主要存在于谷物加工副產品和油產餅粕中。植酸磷是植物飼料中磷的存在形式,不能被動物體直接利用,并且其在pH3.5~10的條件下能與鈣、鎂、鋅、銅、鐵等金屬元素形成穩定的絡合物,從而降低了動物對這些礦物質元素的利用率。植酸可在消化道中于蛋白質形成難溶的復合物,從而減弱了蛋白質水解酶對其的作用,導致蛋白質消化率下降,植酸還能使內源的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活性下降,從而影響到動物對糖、蛋白質、脂肪的消化吸收。
2. 非淀粉多糖 :在飼料中非淀粉多糖,主要存在于谷物和糠類飼料中,麥類含量高達1.5%~8%,主要包括木聚糖、葡聚糖、纖維素及果膠等。由于這些非淀粉多糖部分可溶,與蛋白質及淀粉共同形成粘性膠體,使食糜粘度增大,影響其在消化道的流動性,在消化道蓄積后引起消化器官的畸變。此外,產生的粘性糞便也會對環境及禽蛋造成污染。另一方面,這些非淀粉多糖是谷物飼料胚乳細胞壁的結構多糖,形成籠子效應,屏蔽了胚乳細胞壁中的營養物質,使消化酶不能對它們進行作用,降低了飼料的利用率。此外,結構多糖被消化道后段的微生物利用造成厭氧發酵,產生對動物體有害的物質。
3. 蛋白酶抑制因子: 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存在于豆類及其餅粕、高粱和某些塊根塊莖類中,分為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因子。由于它們的存在,與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結合而生成無活性的復合物,導致飼料中蛋白質消化利用率下降。另外,蛋白酶與蛋白酶抑制因子形成復合物后,很容易排出體外,導致腸道內蛋白酶的減少從而引起胰腺機能的亢進而分泌更多的蛋白酶,需要消耗大量體內的含硫氨基酸,引起含硫氨基酸的體內代謝不平衡,導致生長受阻或停滯。
4. 淀粉酶抑制因子:α—淀粉酶抑制因子存在于谷物飼料中,飼料中的淀粉是為動物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質,α—淀粉酶將高分子的淀粉水解為短鏈的糊精,產生大量的非還原端,有利于糖化酶的進一步降解,α—淀粉酶抑制因子能阻止α—淀粉酶從淀粉內部水解α—1、4糖苷鍵,使淀粉不能全部水解,影響動物對淀粉的利用。
二.酶制劑對抗營養因子的作用:
酶制劑對抗營養因子的作用分為解除抗營養因子和對內源酶的補充兩大類。
1.對抗營養因子的解除作用:在各種植物性飼料原料中,磷的存儲量是很大的,但70%以上都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因此,近年來植酸酶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植酸酶水解了植酸,釋放出無機磷、肌醇和其他營養物質,可以節約其它磷源,并且也減少了由于磷的排放對環境的污染。
對于NSP的抗營養作用可以通過添加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纖維素酶及果膠酶等,這些NSP酶通過水解糖苷鍵,將高分子量的多糖降解為僅有幾個單糖組成的低聚糖,起到降低食糜黏度,促進營養物質釋放,提高飼料利用率的目的,并且降解得到的低聚糖作為乳酸桿菌等益生菌的促生長因子,調節腸道中的微生物種群,提高動物的免疫力。
2.對內源酶的補充: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這一類酶,都可以由單胃動物的腸道分泌產生,但由于蛋白酶抑制因子等的存在,降低了這些內源酶的活性并且產生了對動物機體有損害的不良的效應,尤其對于幼畜,處于對能量及營養物質的需求較大的階段,并且本身酶體系就不全,活力不足,需要補充相應的內源酶。
三.添加NSP酶制劑后對配方的調整及注意事項:
在英國等的西方國家由于對抗生素的禁用,明文規定要在配合飼料中添加酶制劑,而在我國添加酶制劑的配合飼料還不及20%,但隨著各種原料價格的變動,很多廠家希望通過添加酶制劑對配方進行調整,節約成本,其中小麥由于其能量及蛋白的含量較高,其應用受到關注,很多配方師已經在加入木聚糖酶或復合酶的配方中用小麥替代部分玉米,但由于小麥脂肪含量低(不到玉米的一半);氨基酸組成中缺乏賴氨酸和蘇氨酸;色素含量低等原因,在加入木聚糖酶或復合酶后對于不同類別的配合料在調整配方時要注意一些問題。
1.小麥對于豬的飼喂價值可達玉米,對豬的適口性優于玉米,但粉碎過細,黏性增大,消化率下降、采食量減小,影響生長性能。小麥可部分或全部替代豬飼糧中的玉米及高粱,對豬的生長性能無影響。在等量替代玉米飼喂肥育豬時可能因為能值低于玉米而降低飼料利用率。
2.在家禽料中小麥等量替代玉米,飼喂效果不如玉米,替代量在1/3—1/2為益,且不益粉碎太細,粉碎太細會引起粘嘴,影響適口性。在家禽料中還需要添加植物油來補充亞油酸的不足。并且,在蛋雞料中,可以考慮通過添加色素或使用含葉黃素豐富的原料來解決小麥中色素的缺乏。
3.在水產料中由于麥類所含的淀粉較軟,易于魚類,對于粒狀飼料有改善硬度的功能。
最后,在實際中使用酶制劑時需要根據不同種類動物自身的消化生理特點,動物的生長發育以及不同動物飼料組成的特點綜合考慮來選擇酶制劑的種類及添加量,使選擇的酶制劑達到最高的性價比。
上一頁
下一頁
關鍵字: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