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詳情
韓俊:農業農村發展主要面臨四個方面挑戰
2017年2月25日,由農民日報社主辦的2017“三農”發展大會在京召開。會上,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透徹分析了當前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挑戰。
韓俊指出,關于三農的總體形勢,應該說是穩字當頭,就是說農村的大勢是穩的,基本面是好的。從兩個基本指標來看,糧食總產量雖然減了104億斤,但是仍然是第二個歷史上的高產年,2017年的糧食減產是一種結構性的減產,是我們主動壓減了高產作物玉米,主要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韓俊表示從農民收入來講,實際增長率達到了6.2%,已經是連續7年高于城鎮居民收入的增長幅度,大勢穩,基本良好,但是當前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挑戰也是十分嚴峻,這個挑戰主要是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農產品的供求結構失衡的問題是非常突出的,階段性地供過于求和供不應求是并存,特別是一些重要農產品庫存高起,而消化庫存的難度也非常大,尤其是玉米。
第二個方面,農業面對的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農產品的價格國內外出現倒掛,特別是前兩年,確實存在洋貨入市、國貨入庫的現象。我們國家農業的最大的優勢是勞動力成本低,這種低成本的優勢也在逐漸地喪失,我們農業基礎競爭力不強的矛盾更加凸顯。
第三個方面,農業資源環境的壓力持續加大。農業發展面臨著水資源、土壤、大氣等立體式的污染,嚴重影響著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第四個方面,農民增收的難度越來越大。支撐農民增收的傳統的動能在逐漸地減弱,這個是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點就是靠不斷提高政府的政策性收儲價格,保持政策性收儲很高比重,通過這么一個手段來增加農民務農的收入已經難以為繼。2015年的玉米,我們政策性的收儲高達55.9%,在吉林和黑龍江,因為2015年是臨時收儲的最后一年,政策性收儲占這兩個省糧食產量的比重大大地超過100%,小麥現在政策性售出的比重是22.7%,稻谷是16.1%。2014年,東北四省區政策性收儲的玉米占到了88%以上。所以,農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矛盾最突出的就是玉米,尤其表現在東北。所以說去年中央出臺了改革玉米臨時收儲制度的政策,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上一頁
關鍵字:
相關信息